據標普全球評級公司(S&P Global Ratings)稱,只要未來五年電力消費年增長率不超過4%-5%,中國就有望實現其2030年的碳排放目標。
這一判斷也假設了中國每年將增加300GW的可再生能源容量,與過去幾年的速度相似。
然而,標普預計,未來12-18個月,中國可再生能源運營商的盈利能力將面臨一些波動。
“但資本支出增長放緩和低利率環境應該會緩和壓力,”他補充說。
以市場為基礎的關稅將促使運營商降低價格,這將導致直接利潤下降,但最終通過更好的價格平衡,使該行業更具彈性。
此外,標普全球指出,隨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和電價企穩,獨立發電企業(IPPs)仍然可以產生利潤,因為中國IPP的平均融資成本在2020-2024年期間下降了1-2個百分點。
“考慮到煤炭將繼續作為關鍵的基本負荷支持,IPP將通過更嚴格的排放控制穩步提高其火力發電能力,”該機構說。
根據該報告,單位煤炭消費量已從2010年的335g/KWh下降到2024年的300g/KWh。
“在未來十年,電網基礎設施、電力儲能和氫能源可能會取得重大進展,省級政府幾乎肯定會推出更多支持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政策,”它補充道。
(素材來自:S&P Global Ratings 新能源網綜合) |